轉身會了,手部動作會了,但搭配起來呢?看到球友為了求更遠的距離,只會使勁用力,結果總是慘不忍賭,輕著只是球路不聽使喚,重者身傷心傷。所以,用對方法,重覆練習 ,效果是事半功倍。連續幾次的發文,都是可以讓球友可以隨時隨地在任何地方可以練習的方法,為的就是希望你能真正吸收到該動作的精髓,而真正作用出來,與其只是到練習場亂揮,這效果還更好呢?你試過了沒?你消化了沒?


a165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高爾夫球運動是在比〝穩定的準度〞,它包含了方向的準確及距離的準確,而當你巳熟悉了每一揮桿的細節動作,也因充分的練習,讓肌肉產生了揮桿記憶,所以,你可以輕易的揮出一記好球,但你能連續的擊出一連串的好球嗎?答案是可行的,那就是每一次固定的揮桿節奏,它代表著就是每一次完整的揮桿動作及力量釋放,所以在每一次的揮桿後,方向和距離都是相近的。【上、下、送】或【1、2、3】在每一次揮桿中,你有一個自己的揮桿口訣嗎?我都會建議我的學員,在練習揮桿過程中,帶入口訣的默念,希望在無形中,養成一個固定的揮桿節奏,而不會忽快忽慢,造成方向及距離的不穩定,你要不要試試看呢?



a165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的揮桿流程修改了。在一次的雜誌中看到這樣的新觀念,我重覆試了又試【包含學員及一般球友】,以前上桿是手帶身體轉動上桿,但很多人在轉身未到位時就用手帶下桿了,現在是轉動身體帶手擺動往上上桿,這個上桿順序的改變,確實讓更多人確定可以用轉動身體引導下桿,讓擊球穩定性及能量的釋放有更佳的結果,所以我修改了,你要試試看嗎?

揮桿流程介紹:擊球準備、上【1啟桿、2上桿、到上桿頂點】、下【3下桿、4擊球】、送【5送桿、6收桿】。

擊球準備:包含瞄準、站距、球位、握桿、站姿而成的準備姿態。

上=1啟桿=依預定運動圓軌跡轉身45度及轉擺雙手【往上】到8點位置的動作。

    2上桿到頂點=持續轉動身體成背向目標且雙手【往上】擺動順勢曲腕曲肘成90度到11點位置。【注意因轉身造成的軸心移位】

a165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這個動作你消化了沒=轉身時的下盤動作,這兩部影片都是在討論有關轉身時的下盤動作,有時我常會說:轉身時左腳踩右腳轉,你可以把這兩部影片綜合,就是我想要形容的動作。轉身是為了產生更多的動能,但下盤的穩定,卻是穩定擊球的基礎。如何能讓上盤轉動更順暢〈產生動能〉,但下盤還能穩定軸心〈避免失擊〉,故你注意看兩部影片的共同點〈軸心不偏移〉,千萬別只注意腳根動作而忽略了軸心的偏移,因為那是最重點。你消化了嗎?

 




a165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這個動作你消化沒!〝轉身引導下桿擊球〞。

這個影片以前也曾po過,還是那句話,你練習了嗎?你消化了嗎?很多人一轉身就會軸心偏移,造成往前擊球,形成削頂球的失擊現象或回正來不及的右曲球現象。轉身是為了製造更大的能量,但傳輸到桿頭的手部動作〝卽釋放動作〞,是如何搭配?你弄清楚了嗎?你消化了嗎?請再看看這影片並多練習,應該會有所幫助。


a165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最近在教學的過程中,無意中發現了一句很貼切的話,【你只是沒有足夠的時間,消化掉這個動作】。其實這是要點出〝個別動作重覆練習〞的重要性。

一個再好的補品,你的腸胃不好,沒有完全消化、吸收,吃一吃後,也是排出去了。教課過程中,當下是教你某個動作的要領,但你需要多久時間來消化、吸收,才能完全的融會貫通呢?所以,吃東西不能狼吞虎嚥,需要慢慢咀嚼,才更能吸收消化。學高爾夫也是一樣,每一個動作環節,你都需要時間練習,或許你的學習力強反應協調性好,所以當下你嚐到甜頭〈打出好球〉,但它的營養成份,你當真的消化吸收了嗎?能真的轉化成營業素讓你身體更好了嗎?還是只是嚐到了味覺的甜美,隨後還是變成了xx,排泄出去了。重覆動作的練習,就是要確保你真的體會並了解那個動作的要領,讓它自然的成為揮桿過程的一部分,下一次再教新的動作,你才不會顧此失彼,記得這個忘了那個,造成了失擊。

再從另外的一個角度來看,當我們產生失擊時,會回想是那個環節沒做完整,還是沒配合好呢?會再回去加強那個環節動作的再練習呢?

現在我看到學員在揮桿失誤後,我學會用這句話來提醒他們、鼓勵他們,【你只是沒有足夠的時間,消化掉這個動作,所以在組合成完整動作時,這個快半拍那個慢半拍,所以會有失誤發生,再多練習囉】。

各位朋友你〝消化〞了這個動作了嗎?反握球桿做空揮練習,一、在空揮中產生《咻咻聲》=咻咻聲大小,反應動作好壞。二、注意咻咻聲是不是產生在觸球區。確保揮桿動作的最大動能是在最有利區域。多練習喔!

a165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

昨天是輔助器材,今天是真人加電腦輔助器材,相信你會對整個揮桿運動中,想要做到的桿頭軌道及桿面變化,有所了解。為什麼要一直介紹〈揮桿平面=桿頭軌道〉及桿面變化, 因為有好的、穩定的揮桿平面及桿面變化,就能有好的、穩定的球路,你就不會一直有方向問題的困擾,換句話說,若你有方向上的問題,八九不離十是桿頭軌道和桿面觸球,在揮桿運動中出問題。好好檢測一下你的桿頭軌道及桿面狀態吧!別一直找不到修正方向,而亂改動作了。



a165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教學的過程中,常會聽到有關方向的問題,影片中利用一個工具,可以讓你在整體揮桿中,注意到桿面的變化,而他也同時說 明了右曲及左曲的原因,希望這篇影片,能讓你有所感觸,而去嘗試注意在揮桿中的桿面變化,尤其最後的推桿,直線擺動對了、桿面觸球時桿面方正了,就只剩距離問題而已了。各位朋友你有方向上的問題嗎?請看以下影片.......



a165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有學員問我如何選球桿,我找到了下列資料提供大家參考,請再依據自己的體適能狀況,及揮桿狀態挑選合適的球桿。

挑選新球杆的方法

根據球杆重量、長度來選擇:應該在自己能夠比較輕鬆地揮動的範圍內,盡量去選擇比較長一些、重一些的球杆。據國外(日本)統計的數據顯示:對於普通的球友來講:長度為45英寸,重量在295-300克之間比較合適;長度為44英寸,重量在315-320克的比較合適。也可以依據桿頭速度來選擇:40米/秒(90英里/小時)左右的選擇290克;43-45米/秒(95-100英里/小時)選擇305克的;46米/秒以上的選擇320克的。

根據揮杆重量來選擇:我們經常能夠從球杆上看到C9或D0等字樣,就是揮杆重量,它是用來表示桿頭的作用狀況的。按照揮杆時的重量感覺從輕到重分為ABCDE五個階段,在這五個階段上,以每1/20盎司(約1.42克)為重量單位再劃分為0-9個等級。一般來說:從C4-C9為普通的女性和力氣較弱的男性,D0-D3為普通的男性,D4-D8為一般的職業(或力氣很大)選手使用。在此希望大家注意的是,這個數值是相對值,不是絕對植,即使是揮杆重量相同的球杆,如果長度不同揮杆時感覺到的重量也不一樣,比如44英寸和45英寸的兩支開球木,揮杆平衡度都為D0,揮杆時44英寸的要感覺到比較重一些。希望大家能夠記住自己現在使用的開球杆的揮杆重量,在你挑選新的開球木杆時會使你少走很多彎路。

根據桿身的重量來選擇:選擇時的主要依據是揮杆節奏和桿頭速度,想必很多較高水平的球友會有體會:使用適合自己揮杆節奏以及速度的桿身,球的飛行距離會增加;一般來說:揮杆速度快的選手更喜歡用重一些的桿身,因為較重的桿身擊出去球的彈道更加穩定。參考數據:桿頭速度在40米/秒左右的球友,比較適合的重量為50克前後的;桿頭速度在43-45米/秒的球友比較適合的重量為60-65克;46米/秒以上比較適合的為65-70克。

a165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我很喜歡看類似的模擬人影片,因為沒有實際打球,反而會專注於揮桿的過程。前幾天在教一位學員揮桿流程分解,才教完沒多久,看他在自我揮桿時,突然猶豫了,我問他怎麼了,他說他不知〝如何上桿〞,好常聽到的一句話,很多人常常因上桿《或說啟桿》不順,就整個亂了。我猜,這些人都是在想,要如何啟桿,用手或用身體,往右推或往上拉,想著想著動作就做不出來了。以下影片還有一篇正面的,但無法崁入,故請看完這两篇的任一篇後,可以直接在裏面找到其他推薦影片,直接點選正面的影片卽可。看完相信會有幫助的。


a165jac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