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外而內的下桿路徑是最不好的揮桿路徑,它大部分會成先左而右的右曲球,如林老師所說的,它發生的原因有好幾種,及修正的方法有好幾種,我很推薦最後一個,找一面高牆,面對牆做出揮桿動作,若你有由外而內的揮桿動作,你的手就會先碰到牆壁,參考一下吧!
目前日期文章:201011 (7)
- Nov 28 Sun 2010 12:01
如何修正由外而內的揮桿路徑
- Nov 26 Fri 2010 08:03
高球一哥:林文堂、一姊:曾雅妮
看完了球桿介紹,知道你要選什麼球桿了嗎?再看看我們台灣高爾夫一哥林文堂,和一姊曾雅妮,他們對選桿有什麼看法呢?還有也請留意一下他們的揮桿姿勢,用身體轉動引導手臂擺動下桿,及轉動時的軸心穩定、還有揮桿節奏,參考看看吧!
- Nov 22 Mon 2010 09:39
認識桿身的特性,選對球桿
想要選對桿身,你最起碼要知道幾個基本資訊,只需三個問題就能搞定!使用哪種材料?適合哪種硬度?選擇哪種彎曲點?
桿身材質
桿身材質分為碳素和鋼質兩種,碳素桿身的特點是重量較輕、更有彈性,所以能增加桿頭速度進而增加擊球距離,但缺點是控制性較差。鋼質桿身的特點是較重、較硬,所以穩定性好,但缺點是費力且距離短。一般來說,碳素桿身適合缺乏力量或者無法將球打高打遠的球手(通常是高差點者或初學者)。鋼桿身則適合桿頭速度較快且尋求更佳操控性與穩定度的球手(通常是低差點球手與職業選手)。
- Nov 17 Wed 2010 11:46
如何選購球桿
- Nov 15 Mon 2010 09:42
揮桿七大要素
我常跟球友和學員聊天,高爾夫是外國傳進來的運動,所以有關的運動知識的傳授,和翻譯非常重要,在我的講義揮桿流程,分成了六部分〔握桿站姿屬於揮桿前的準備動作〕,而影片中的教學分成了七部,請我的學員看時請注意,注意影片中老師所強調的重點,及常會發生的錯誤,而不是改變學習這位老師的教法,《像起桿時以身體轉動引導手臂擺動上桿》,有空的球友可以再看看他其他的影片介紹,研究一下,會有幫助喔!
- Nov 08 Mon 2010 10:32
木桿是表演、推桿是賺錢,推桿練習
木桿是表演、推桿是賺錢,這句話說得非常好。很多人常常為了木桿練得死去活來,卻不曾為推桿多練一小時,孰不知推桿才是降低桿數的最佳方法。接下來po了兩篇有關推桿的影片,第一篇偏重於基本觀念及準備動作,第二篇是介紹練習方法,及最重要的常見錯誤動作〔很重要〕。握桿方式見仁見智,能穩定握住、並輕鬆做出擺動動作為重點。《短推我的建議是直線擺動,長推才有圓弧路線》。第二篇的練習方法,可在家裡練習,有練一定有收穫,希望大家能成績進步!
請留意,常見的錯誤
- Nov 02 Tue 2010 09:41
減少桿數最有效的-短切
據球友反應,美女老師講得比較有人要聽,所以應觀眾要求,再收尋美女老師的教學影片。接下來我們來看,最重要的短切,老師是怎麼說的。
老師有一句話要記得,打法一樣,但可因需要的不同,進而挑選球桿的不同,而有不同的滾動結果,以希望達到最佳效果。〔但大部分是滾擊法〕
如果有看過我講義裏的短切介紹,就可發現,我和美女老師在教學上的大方向的觀念相同〈比如說滾擊法是甚麼時候使用,劈擊法是甚麼時候使用〉,但介紹方法不同。所以藉這機會還是要告訴各位,不要一味注意技巧不同,基本動作及觀念最重要。